自古以来,写字的过程不仅仅在于“写好字”本身,尤其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有助于他们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想象力、审美力的提升,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的养成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呢?首先,培养写字习惯的内容要“具体化”。在写字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孩子写不好字时,就会

自古以来,写字的过程不仅仅在于“写好字”本身,尤其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有助于他们观察力、注意力、表现力、想象力、审美力的提升,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的养成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做呢?
首先,培养写字习惯的内容要“具体化”。
在写字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孩子写不好字时,就会说“写字习惯不好”,究竟是哪一种不好的习惯呢?是态度不好还是姿势不对?是对田字格认识不到位还是不会观察字形?良好写字习惯的内容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化。
1.写字姿势正确。
首先坐姿要正确,提醒孩子要头正、肩平、身直、足安;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其次握笔姿势要正确,可以通过小口诀来检查握笔姿势。
2.正确使用书写工具。
提醒孩子选用HB木质铅笔,如果笔粗了,可以通过转动笔杆,调整笔尖角度即可变细;执笔要轻松,落笔力量要适中,不写时及时把笔放进笔盒。
3.在田格、方格中认真地写
写的字要居在格中,上下左右边距相等,大小一致,标点居于格中左下角。
4.书写态度端正
要保持书面清洁,减少擦除;字迹要清楚;要有一定写字速度,不能太慢;要善于观察、比较自己写好的字,乐于矫正自己不满意的字。
其次,培养写字习惯的方式要“趣味化”
在刚开始培养孩子写字习惯时,我们要立足孩子的视角,要将生硬的写字要求转化为孩子喜欢的、饱含激励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乐于接受,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比如上面说到的“握笔姿势”,可以编成小口诀——老大老二对对齐,中间还要留缝隙。铅笔握在手中间,老三垫在笔下边。这样的口诀就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孩子理解,他们就不会对写字产生反感,才能将这项原本枯燥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自己去编排不同的口诀或者小儿歌,只要顺口、好记,能够激发孩子的写字兴趣就行。
最后,要把写字和识字相结合。比如我们可以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通过探究字源、观察、比较等方式,归纳出“点、横、竖、撇、捺、提”这六个笔画的形态变化,掌握“横折弯钩、横折钩、横折斜钩”等这些相近笔画的细微差别,了解它们在汉字不同位置时的形态变化,既能有效识字,也能增加写字的吸引力,让写字变得有趣。
“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是我们大家努力的方向,以上几点仅仅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也来说说自己的一些好做法,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