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的势

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划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划中行。护尾,划点势尽,力收之。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掠笔,在于趱锋


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划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划中行。

护尾,划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九势》涉及到笔法,笔划的写法以及与势的关系。


关键词:形、势

形,外观样子。

势,是事物的客观趋向。物理方面表现为力的方向性。

书法的势包括两个方面:

1.笔法、笔划结构、章法力的趋向。是客观的,形而下的。

2.审美意象,拙秀朴雅等。是主观的,形而上的。

书法的形与势是依存关系,审美意象就在其中。


特别关注:汉隶书体性质、笔法结构因素下的势。


一.笔法与势

笔势:是笔划的写法、趋向和审美意象。

1.顺笔顺锋与势

顺笔顺锋笔则畅,力之趋向明显。

2.逆笔逆峰与势

逆笔逆锋笔则迟涩,力之趋向隐蔽。

3.提按与势

提按之间把控着势的强弱与节奏。

4.笔速与势

疾,显。徐,隐。


二.字的结构与势

1.笔划相背与势

笔划之间互为阴阳,相背既生,形势出矣。

2.空间与势

空间结构,即虚实。古之有计白当黑,亦为阴阳相背,形势就在其中。


三.章法与势

1.行列与势

汉隶虽然质朴,但是雄强。汉碑章法多横行竖列式,似排兵布阵,且特别强调横势。

横势,尤显气魄宏大,壮阔宏伟。俗语有,横空出世、横刀立马。

2.金石意味与势

提炼概括笔法、结构、章法,使力的趋向升华,提升优化审美意象。

3.笔纸墨与势

纸承接笔墨之势,笔运墨化,三者相互融合生发,达到实中有虚,虚中见灵的状态。

至此,奇怪生焉了。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png/ch04sxqE9rMuzM5efNxPzk1oiaLdUsS5PxBB8jA0Qdkh0fiaXBnGBsrMaiaGaLvq2rfeD6DHQHeKEs9ib6d1uzJOcQ/640?wx_fm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