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协奏曲《黄河》第二乐章《黄河颂》

曲:冼星海改编:林伟华、胡天泉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磅礡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河流可以灌溉农田,它流经的地域土壤肥沃,适宜耕种。几千年前,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黄帝时代的华夏文明有很大发展。现今的中国人称自己为 “炎黄子孙”。笙协奏曲《黄河》,是根据钢琴协奏曲《黄河》改编移植而成的一首大型笙协奏

曲:冼星海

改编:林伟华、胡天泉


以下内容取自 “笙韵情浓” 国声35周年音乐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磅礡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河流可以灌溉农田,它流经的地域土壤肥沃,适宜耕种。

几千年前,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黄帝时代的华夏文明有很大发展。现今的中国人称自己为 “炎黄子孙”。

笙协奏曲《黄河》,是根据钢琴协奏曲《黄河》改编移植而成的一首大型笙协奏曲,《黄河颂》是其中的第二乐章。先由大提琴奏出庄严缓慢的引子,带出笙低音单苗独奏,喻意追溯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热情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


胡天泉老师还特别设计了专为演奏此曲而用的30簧笙,把低音和高音笙结合起来,令某些音域达到4个8度。

主办机构:国声民族管弦乐团

演奏场地:香港葵青剧院

笙独奏:黄成海 (国声民族管弦乐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