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廊坊」胜芳镇南音乐会:民间音乐的一颗明珠

河北省霸州市的胜芳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旧时胜芳镇有“七十二道花会”之说,历经千百年后,胜芳镇保留下来了三十余档花会。胜芳镇南音乐会就是胜芳镇众多花会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明珠,在2006年胜芳镇南音乐会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胜芳镇民间文化的一张代表性名片。南音乐会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福建两广地区的“南音”,它是冀中笙管乐的优秀代表之一。胜芳古镇正中有一条河,镇区因这条河被分成了河南、河北、河
阅读全文 →

浅谈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张利国/文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大环境下,在年轻的群体中,特别是在校学生,不注重汉字的书写,书法审美观念短浅幼稚,方向不明,雅俗不辨、美丑不分,与文字严重“脱籍”。将字写得东道西歪、长撇短捺、极度冲突、夸张变形、行笔无序,不具备真善美的内蕴,丧失了汉字的起码的审美标准。对青年人来说,提高书法书写水平及欣赏能力已迫在眉睫,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不仅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眼界,而且还可
阅读全文 →

韩国称笙是韩国的传统乐器

韩国网友居然称笙这个乐器也是“韩国传统乐器”…其实2020年就有曲艺世家传人吴景馨和吴彤两姐弟爆料称韩国想要把笙拿去申遗,还发起过一个请愿书让网友转发、支持我们国家先进行申遗申报,应该还有人记得这事吧?而后来联合国确实批准了我们的申请,将“宏音斋”笙的管制作技艺成功列入我国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整个韩国国内的艺术家想要掌握笙的演奏技巧都得去找这两姐弟学,并且韩国的笙也全都产自中国,它怎么
阅读全文 →

掌故知鲁 | 祭孔乐器——笙

孔庙主要是用来举行孔子祭仪的地方。在祭仪过程中,要举行许多活动。而释奠乐就是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释奠乐为古老的宫廷雅乐,在摆设、诗词、演奏、乐律等方面,均存有儒家及古老对应于天地自然间的理念。在乐器的配置方面,更是八音俱全。笙就是其中之一。笙,簧管乐器。因笙竽一类乐器用匏做座,上设簧管,所以古属八音之一匏类。笙在殷商时已流行。由簧片、簧管、斗子三部分组成。演奏时,手按簧管下端的指孔,吹吸振动簧片而
阅读全文 →

书法史上最精湛的1000个字,练好这些字,书法水平将突飞猛进

说起练习行书,很多人表示在有了一定基础的前提下,首选当是《行书千字文》。《千字文》原本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才子周兴嗣所编纂的千字韵文。梁武帝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便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字,以便于日后的书法练习。赵孟頫 《行书千字文》但是这1000个字杂乱无章,练起来枯燥乏味,于是梁武帝命周兴嗣将之编纂成文,周兴嗣当时犯了事,便戴罪立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将这1000个字连成句,凑成文
阅读全文 →

看见文物 | 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是什么?

笙,是起源于我国的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殷代(公元前1401年--前1122年)的甲骨文中已有“和”(小笙)的名
阅读全文 →

乐器养护丨古老的正月之音 笙

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它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音色清晰透亮。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旋律或伴奏的作用。放置方式笙很怕摔,摔过之后很容易产生肉眼不易察觉的裂痕。临时放置时要防止滚落,最好是放在盒里。也不要用重物挤压它
阅读全文 →

兰亭奖得主李啸精品书法二十幅,清丽、遒美、洒脱

李啸,现任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曾获得第二届兰亭奖二等奖,林散之书法双年展――“林散之奖”。李啸能写多种书体,行草书最佳,小楷也很有创造性。他的行书主要以王羲之、米元章、董香光为主攻方向,他的草书宗法王羲之、怀素、董香光为等。他的作品注重吸取古代营养,心领神会,遗貌取神,行草书交替使用,使行书更流畅、更活泼,多露锋起笔,行笔稳健,转折顿挫,使
阅读全文 →

中华古乐器“笙”传奇的来历,使得它吹奏出的音乐叫“凤鸣”

笙是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也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笙的外形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说文》中说:“笙,十三簧,像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凤凰历来都被看成是音乐之鸟,传说黄帝时期的乐师伶伦创造十二音律,就是受到了凤凰之鸣的启示。《说文》中指出笙的外形像“凤之身”,即是把竹管的参差不齐比作凤翼。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中音柔和,低音浑
阅读全文 →

书法练字|硬笔书法楷书间架结构法50条,非常实用

书法培训|硬笔书法|练字干货|硬笔楷书间架结构法50条,非常实用!相对软笔书法而言,硬笔书法作为实用派书法,近来受到广发书友的欢迎和喜爱。硬笔书法比毛笔书法简单很多,在碑帖方面没有所谓的争议,在技巧上也没有大的分歧,至于书体,要么楷书,要么行书,学习篆、隶、草书的不多。而且大多书友学习硬笔只追求标准规范的书写能力,其次才是艺术追求。硬笔书法的笔画其实很简单,共有8个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折钩提,并没
阅读全文 →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吹奏乐器(四)笙

笙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吹奏乐器,以簧片振动发音。目前在乐队中常用的,大多数是经过改革的十七簧笙,分高音笙和中音笙两种。中音笙比高音笙低八度。一、音色特点笙具有管、簧混合的音色,高音清脆、透明,中、低音优美、丰满,易于其他吹奏乐器音响融合一体,是民间吹打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在民族管弦乐队中,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参加中西混合乐队时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演奏技巧笙可以奏出各种吐音、打音、花舌音、颤
阅读全文 →

中国乐器之笙

笙,是中国传统古老的吹奏乐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经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笙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特色。1978年,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年前的几支匏笙,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笙。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竿并存,在当时不仅是为声乐伴奏的主要乐器,而且也有合奏,独
阅读全文 →

书法人物•张芝

张芝简介张芝(?-约192年),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源泉县(今属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草书之祖",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出身于官宦家庭。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
阅读全文 →

卓·乐器|越来越淡出人们视线的中国乐器,笙

“笙,代表了和谐、和平、和睦”现今,许多中国乐器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更多人喜欢现代乐器,而忽视了中国传统乐器,如:笙、巴乌、热瓦普、冬不拉、月琴等。是不是这些乐器名字,连听都没停过,但是却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乐器,而今天小编要介绍的乐器,就是已有3000年历史的笙。∙ 什么是笙 ∙1/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远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
阅读全文 →

“太簇之气,正月之音”—— 笙

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乐器曾对西洋乐器的发展做出过一定贡献吗?哪些西洋乐器?这个我先不说,因为我们今天的主角是我国汉族古老的吹奏乐器——笙。笙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称它为现今簧片乐器的始祖也不为过。笙主要是由三部分组合而成。分别为笙簧、笙苗和笙斗。可能这样表达大家还是不太明白,笙是怎样的乐器。其实笙簧就是乐器的簧片,笙苗就是乐器上那些长短不一的竹管,笙斗就是连接吹口的乐器底座。笙管长短不一,每
阅读全文 →

书法干货|书法懂得“势”写字才会出神!

“势”在中国古典书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从最为单纯的一点一划,到每个字的字形结构以及相生相发的势脉关联,或者某种书体的风神意象,某个书家的风貌特征等等无不可以用“势”这一概念来描述。“书势”还是一个远较书法、书艺或者书道更为初始的概念。如此重要的概念,应有专文讨论,故不揣窳陋,略为申说。01、形 势在古典书论中,卫恒的《四体书势》是较早的信而有微的篇章之一。其叙《草势》谓出于崔瑗,叙《篆势》谓
阅读全文 →

声音百科 | 乐器篇 | 笙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并且对西洋乐器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一般宫音管(也称“上筩”或“修挝”)居于中央最高一根管。笙管的长短排列外观如凤翼,其腰部箍一“竹箍”(也称“孤筿”),每根笙管上端的一定部位
阅读全文 →

诗经的乐谱现在还有流传吗?

《詩》樂譜固有流傳至今者,然已非周代之原貌。今所能見者,約有下列四大系統:一、《風雅十二詩譜》和《瑟譜》宋代趙彥肅傳唐開元中鄉飲酒禮所用《風雅十二詩譜》,見于朱熹《儀禮經傳通解》卷第十四(詩樂第二十四 學禮七),在迄今尚存的《詩》樂譜中,這一版本最早。錄《小雅》六首之譜:鹿鳴、四牡、皇皇者華、魚麗、南有嘉魚、南山有臺,皆用黃鐘均之宮調,即宋代俗樂之「正宮」;又《風》六首之譜:關雎、葛覃、卷耳、鵲巢
阅读全文 →

什么是书法的笔法?原来这才是书法入门的关键

文/安伟波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笔法是很多人学书法入门的第一个门槛,这一步跨不过去,是进不了真正的书法大门的。关于笔法,唐人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说道: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世南传之欧阳询,询传之陆柬之,柬
阅读全文 →

笙曲子类毕业论文文献包含哪些?

本文是为大家整理的笙曲子主题相关的10篇毕业论文文献,包括5篇期刊论文和5篇学位论文,为笙曲子选题相关人员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参考。1.【期刊论文】大调曲子音乐考察与分析期刊:《当代音乐》 | 2021 年第 002 期摘要:南阳大调曲子是明清时期盛行于中原地区的说唱艺术,传唱200多个古代曲牌,内容丰富作品量大,结构是曲牌连缀体,声腔是曲牌体与板腔体的混合体,伴奏方式类似明代早期弦索官腔,可以称之为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