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札记(中)

3、魏晋书法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动荡、大变化的时代。民族的纷争与融合,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西北民族的内迁,中原人民的南移,谶纬经学的崩溃,以老子、庄周为基础的玄学的兴起以及佛教的输入等,令这一时期的中华文化再次进入活跃、会通和拓展的发展阶段。魏·钟繇《荐季直表》大意:建安初年,曾效命曹操的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因为官清廉,罢任后却衣食无靠,钟繇表请念其旧功,让皇上赏赐一块地方
阅读全文 →

高新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征稿启事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反映烟台高新区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在区工委、管委正确领导下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全区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历史责任感和奋斗精神,以艺术的形式讴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区经济发展部拟于2022年9月举办烟台高新区喜迎二十大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组织机构主办:烟台高新区经济发展部协办:烟台高新区美术家协会,烟台高新区书法家协会展览时间、地点:作品征集完
阅读全文 →

书法陶琉琴瑟和鸣“敬日昇”高阳书法展在博山开幕

淄博7月24日讯 7月24日上午,敬日昇2022高阳书法展在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开幕。这次展览既有高阳的书法作品,也有其刻砚、刻陶、刻瓷等作品,展览将持续到8月10日。 博山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从小就受到了陶琉文化的浸染,这对于我以后从事书法篆刻专业的影响很大。作为从博山走出去的专业书法篆刻人才,高阳从7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已有20余年。这
阅读全文 →

“活力日照·精彩省运”——日照市第二届体育美术书法作品展开幕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4日讯 7月24日,活力日照·精彩省运日照市第二届体育美术书法作品展,在日照市美术馆开幕,展览一直持续到8月26日。    本次展览由日照市体育局、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举办,为市民献上一场体育与艺术融合的视觉盛宴,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人人都是东道主、我为省运做贡献的浓厚氛围。    山东省第二十五届运动会作为全省规模最大、水平最
阅读全文 →

女神书法!宋祖英的书法不错!行书痛快,不失细腻,楷书骨力洞达

她的书法就是女神书法,每每听到那优美的旋律,总会联想起她,尤其是夏日里的夜晚,各种各样的烧烤店,都循环播放着她的歌曲,听着她的歌曲,吃着烧烤,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可以去除一天的疲劳,三五朋友,畅所欲言,很有感觉,相信,你也会被这样的夜晚所感染,尤其是《小背篓》,那轻快的旋律,一响起来,节奏感就上来了,宋祖英的歌声,在大众脑海中,早已是根深蒂固了,没曾想,她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歌唱家,其书法也是相当不
阅读全文 →

书法与骨气

作者:钱德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 我们从小学习书法,都听过颜筋柳骨的说法。这一说法来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其实,在更早的汉末魏晋时期,书法就开始脱离实用功能,逐渐衍变为一门与筋骨骨气相关的艺术。 魏晋时期,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史称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言: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南朝梁袁昂在《古今书评》言: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阅读全文 →

欣赏书法,你可沿着这6个路径试试

书法艺术原本是古代文人写文章记录思想,文人之间进行书信交流,诗文唱和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书法逐渐走进殿堂、展厅和百姓家,成为大众欣赏的艺术品。不断有朋友提出:有些书法作品我们看不懂、欣赏不了。的确,书法作品有上、下之别,优、劣之分。一、了解作者每个成功的书法家都是一个成功的自我,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社会经历所创作的书法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书如其人,所以要读懂
阅读全文 →

书法的真谛可能只有一个,但表达方式和关注点可以有很多

KnowArt|畏庵姚杰 录自作诗其一 《旧吟一首》 急风催雨未容休, 且对湖山许暂留, 白石吹箫何处去, 荻花满落一船秋。 《唐六如墓》 君在城南住,春深客至稀。 疎篁抽碧筍,老樹著苔衣。 濟世才無用,高懷願已違。 回望桃塢處,煙雨正霏微。 《秋懷》 秋老雲間草
阅读全文 →

用音乐“笙”音把中国分享到全世界

人民网讯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近日举办名师公益讲堂第二十讲,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宏音斋第四代传承人,演奏家、音乐家,跨界音乐人吴彤带来聆听彩虹的‘笙’音——跟随吴彤走进音乐世界主题讲座。吴彤老师从自己与笙的渊源讲起,深入浅出地道出了笙这件中国古老乐器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文化, 通过妙趣横生的讲述与演绎,透过屏幕给线上数万名观众全面展示了笙的魅力。吴彤老师讲述了自己学习音乐的经历,我很高兴
阅读全文 →

赵孟頫55岁行楷《止斋记》高清大图,字形俊秀飘逸,笔笔谨守法度

赵孟頫55岁行楷《止斋记》高清大图,字形俊秀飘逸,笔笔谨守法度《止斋记 》部分释文:公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待人和而不流。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余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间之地,葺一容膝之斋,其中惟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因顾幕从事段从周曰:子为名其斋。诸君合辞曰:公未也。一笑而罢。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
阅读全文 →

传承非遗“笙”声不息

为做好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谯城区积极开发非遗产业,充分挖掘非遗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助力文化振兴。在谯城区立德镇乔小村制笙非遗传承基地,远远地就能听见制笙的声响。制笙是一个细心活、耐心活,更是一个技术活,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制笙艺人冷立峰说。冷立峰今年48岁,冷家笙第三代传人(冷家笙制作工艺有近100年的历史,冷家笙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艺30多年,一直坚持做笙,致力于传承和
阅读全文 →

书法结构,王羲之:一个字!但初学者理解偏了,把楷书写成印刷体

书法的笔法千古不易,但是书法结构因时而变! 书法结构会随着每个时期人们的审美不断地变化。 比如唐代,人们的审美比较喜欢肥美一点的,你看看颜真卿的楷书就是这样的。 书法结构不断在变化,人们也在不断总结。 但是有的法则用在这个字上比较合适,一换字或者一换字体就不适应了。 其实关于书法的点画分布,王羲之就说了一个字。 在书法结构这个问题上,王羲之
阅读全文 →

学书法要学会练功

书法学习要学会练功。这如同走路一样,学会了走路,才能达到心中的目标,想到那儿就能到那儿。在书法学习上,也要学会练功,这对书法技术的提高和表现力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技术不同于思想,技术是表现思想的武器。故武器一定要精良、要准确,才能把先进的思想表现得丰富、完善。技术是什么?技术就是技巧、是方法。练功的目的就是通过熟练的技术,形成良好的习惯,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这如同行走,不用考虑先迈那只
阅读全文 →

“笙”声不息,传承制笙技艺-张连生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他是一个业内人士公认的笙师傅,更是一个笙工匠。鲁、豫、苏、皖、冀、津、沪几十个省级文工团和剧团用的笙,大多出自他的手。可他没有学历证书,也没有车床和工具。成全他取得硕果的是,妻子当年陪嫁的一个抽屉桌和一墩榆树疙瘩。靠这双粗糙的手和手上的这门独门绝技,张连生在村里第一个建起了砖瓦房,三个孩子一个传承他的技艺,两个都在事业单位工作。他就是张连生,牡丹区大黄集镇岗李村村民。一
阅读全文 →

看赵孟頫写《归去来辞》,太轻松了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归去来兮辞》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全文 →

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

乐器配置乐器配置方面,管乐部分基本由竹笛、笙、唢呐三种乐器组成,有时会加入巴乌、箫、埙等特色乐器。其中,竹笛是中国本土旋律乐器,发音婉转动听。目前乐队普遍使用曲笛和梆笛,有部分乐队会添加新笛这种十一孔乐器。唢呐同样为旋律乐器,但音色高亢嘹亮,穿透力强。在民族管弦乐队中,高音声部和中音声部传统唢呐和加键唢呐并存,次中音和低音声部普遍采用加键唢呐。笙作为中国古老的和声吹奏乐器,发音清悦高雅。目前乐队一
阅读全文 →

书法欣赏七步走,一步一境界

一、通览全卷这里说的通览并非浏览,而是把整部作品当成一件物体,不专注于某个细节,而去欣赏它的风格、章法和用墨特点。以下图宋代书法家米芾的书信为例,通篇看去,它的布局有疏有密,分布自然,错落有致。图/《清和帖》米芾 28.3x38.5cm此帖亦称《致窦先生尺牍》,为纸本八行行书,约写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五月。此帖曾经项子京、笪重光等人收藏。这幅帖是米芾的精品之一,写得潇洒超逸,不激不励,
阅读全文 →

滥竽充数的竽是啥?和笙有什么区别?

想必大家都知道滥竽充数的故事,不过你知道竽是什么吗?和笙又有什么关联呢?竽,是中国汉民族古老的吹奏乐器,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战国至汉代曾广泛流传。原三十六管,后减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制,髹绛色漆。设二十二根管,系用直径约0.8厘米的竹管刮制而成,最长者78厘米、最短者14厘米。分前后两排插在竽斗上,每排十一根,用四至五道蔑箍加以固定。上端系一条绛色罗绮带为饰。前排一根长竽管
阅读全文 →

书法入门简本:如何开始书法的欣赏和实践

引言:两篇文字本是为知乎电子书起的稿子,现在电子书暂时不作了,两篇短文可以贴出来看看。 这个题目,看起来大,其实可以团缩得很小。 这两团缩得很小的文字,是专为两类朋友而作的。 一类是对书法有兴趣,但是没时间写,就是想看看。 另一类是准备自己拿起笔写一写。 所以两篇拙文分别叫如何开始欣赏、如何开始实践。如何开始书法欣赏我记得古琴家成公亮先生在去世的前
阅读全文 →

10年,民族乐器专利年总量增长4倍

涿州市赵家笙乐器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笙外观古朴、音色柔美、工艺精良74项发明专利,405项实用新型专利,378项外观设计专利,2021年民族乐器专利共计857项。虽然专利总数同比下降10.5%,但是仍然居于很高的水平,相较于十年前,专利总数增长了4倍,民族乐器专利呈持续增长的总体趋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会长丰元凯说。近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制作专业委员会发布2021年民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