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草书札《经宿帖》

米芾行草书法信札《彦和帖》(经宿帖),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30.1厘米,横42.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
阅读全文 →

笙斗通用恒温棒-发展历程

       熟悉我的朋友会知道我是个电脑热,所以我最开始的方向是学习电热鼠标垫,我拆开后发现里面是一片薄薄的发热片,通电后即可发热,更妙的是使用usb即可通电发热。有了这个想法,马上实践,一片的温度不够就用三片。最终,我将三片发热片卷成卷,一条一条的塞到笙斗水箱里,三个USB都插上充电宝。很快,温度就上来了,我很高兴🤓,并使用了几天,不过也真的就只有几天,
阅读全文 →

笙斗通用恒温棒-缘起

笙斗通用恒温棒-缘起    2007年,我认识了笙这个乐器,因为这悠扬“多变”的笙音,我依求着父亲给我买了第一把笙。2600对他来说并不是小数,他跟我说“想清楚,这将是你将来的专业,不许再换。”    然而,我并没有思考,回答的异然干脆,“好的”。    这把21簧的传统笙在我手里略显笨重,但我的思绪却只想着怎样让它发出动人的笙音,就像我
阅读全文 →

入湘随俗·通道侗族芦笙

通道县,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处,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侗族人。侗族人以芦笙为乐,无笙不成礼仪,在侗寨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中,都要吹奏芦笙,在幽幽山谷间,当芦笙响起,便知这是侗乡人最真挚的祝福,侗族芦笙成为侗族礼仪的一部分。侗族民间的能工巧匠,利用竹、木和铜片等三种材料即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芦笙,大芦笙用来吹奏低音,吹奏时固定一地,高高耸立,庄重严肃。中小芦笙吹奏主旋律,小芦
阅读全文 →

笙管鼓钹里的千年遗韵

参加鼓乐社排练的既有八十多岁须发皆白的老者,又有二十多岁朝气蓬勃的青年。本报记者 马黎摄七月十日,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排练现场。本报记者 马黎摄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坐堂鼓声响起,大铙、马锣等齐鸣,继而是笛子、笙、管、钹之音,各种声响交融混合,形成激昂、恢宏的古乐之声。7月10日9时,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的又一次排练开始了。参加排练的既有80多岁须发皆白的老者,又有20多岁朝气蓬勃的青年,每个人都认真专注地
阅读全文 →

无笙不成礼仪侗族芦笙的地位有多高?

编者按:织娘巧手把经纬之美,编成五彩侗锦;工匠细琢以榫卯之技,又见鼓楼高耸;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细听侗歌悠扬……在怀化,95万侗族同胞世代传习的生活方式,化作侗族文化的灿烂瑰宝。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通道、会同、芷江、新晃等侗族聚居地,在聆听、记录中,侗见怀化。侗族芦笙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石喜富和徒弟们。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莫楚宁 怀化报道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的高速出口处,
阅读全文 →

布依戏、芦笙制作研修班系列课程—解说传统话戏曲实操芦笙闻其音

10月24日上午,为更好地学习布依族非遗传统文化,围绕学员文化背景和实际学习情况,今天由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板坝保和班布依戏师、布依戏编导、布依民间乐器牛骨胡、葫芦胡演奏者罗继祥老师为学员授课。罗老师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一直致力于整理、传承和创作布依戏、布依八音坐唱等曲目,主要代表作品有布依原生态八音坐唱《谷艺昂央》《相聚在济南》等。罗老师为学员们详细介绍了布依戏演出的传统程式。一般可分为开箱、敬
阅读全文 →

孙俪书法真不赖!隶书整齐划一,行书开阔大气,小楷温润如玉

暑假追剧,毫不痛快,真是看到疲惫,那种感觉,真是很爽,几天就能够看完整部电视剧,《理想之城》走了我的视野,这真是一部都市版的《甄嬛传》,对孙俪的演技,佩服的五体投地,最喜欢看她主演的电视剧,她不仅演技精湛,而且做事情也是十分严谨的,尤其是表现在她的书法上,其书法真是不一般的水平,让人大开眼界,隶书整齐划一,深得尹秉绶之精髓,而其行书却非常开阔大气,小楷呈现出一种温润细腻之感,温润如玉,字字珠玑,让
阅读全文 →

匠人笙笙不息两百载:制笙匠毛智元

原创 李学立 中国摄影出版社笙 可以追溯到3000 多年前,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诗经·小雅·鹿鸣》曰: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在当时已经很流行了。笙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簧片乐器鼻祖,其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圆润、委婉动听,尤其在戏曲伴奏和唢呐演奏中不可或缺,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同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位于洛阳市老城区邙山镇沟上村毛岭头组,
阅读全文 →

经典电影《芦笙恋歌》,写尽云南之美

云南之美,我一直以为,远远不是香格里拉,泸沽湖,玉龙雪山…那么简单,你要从它多彩的民族风情,影视,山歌,服饰,节日,美食中去寻找。坐标武汉,今日,宅家无聊的我又看了一部关于云南的老电影《芦笙恋歌》,还是黑色故事片,但时隔六十年,云南旖旎的山水风光,多彩的拉祜族风情,还有片中婉转深情的歌声"阿哥阿妹情谊长…",仍然美得心碎,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云南澜沧江流域的深山里,生活着一
阅读全文 →

书法家李家顺书法作品《沁园春·雪》竞拍成交

由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库组织的“虎年全国书画精英作品拍卖会第二十八期”于2022年7月21日在京举行。书法家李家顺书法作品《沁园春·雪》在多轮激烈的竞拍中以1800元被藏友收藏。在本次书画拍卖会上,文化艺术人才库遴选了多名全国优秀书画家的作品送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人次的书画爱好者和藏友进行了在线观看和参与作品的竞拍,多名书画家的作品竞拍成交。本次拍卖会可谓是文化艺术人才库联袂优秀书画家为广大的收
阅读全文 →

河北民俗文化之固安笙管乐

<河北省固安县位于京、津、保三角腹地,处在大北京经济发展圈,是河北省实施两环(环京津、环渤海)战略的重点市县之一。境内自然资源蕴藏丰富。自元建都北京以来,固安一直地处京畿,故交通便利,文化发达,古有天子脚下、京南第一城之称,著名的屈家营音乐就滋生、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屈家营音乐会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玉芙蓉》《纣君堂》《骂玉郎》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
阅读全文 →

优德民族小知识分享:芦笙悠扬青竹摇——拉祜族

人口分布拉祜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崇拜多神,供奉"厄莎"。拉祜族分布在中国、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中国境内的拉祜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澜沧江西岸,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等县。民族称谓拉祜族自称拉祜,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等支系。他称有史宗野古宗苦聪倮黑磨
阅读全文 →

悠悠芦笙醉人心齐秀盛装迎新年——从江苗族同胞欢度芦笙节!

这两天,从江县斗里镇台里村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芦笙节,当地同胞以赛芦笙、跳芦笙舞为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场面热闹非凡。苗族自古喜爱吹芦笙,善跳芦笙舞。节日里,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民族盛装,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迎面而来;小伙子则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芦笙会时,附近村寨以及广西等地同胞都来赴会,一时间人
阅读全文 →

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书法备受追捧,楷书笔笔险绝,行书有王铎笔意

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被尊称为延安五老,他们不仅学问深厚,而且在书法上,也颇有见解,书法水平相当不错,而吴玉章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曾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十七年,桃李遍天下,还兼任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工会主席、中国自然科学普及协会主席等职,他的书法也非常有特色,楷书,笔笔险绝,以欧楷为宗,兼具颜楷的厚重之气,写出了一种崭新的面貌,而他的行书,也是可圈可点的,有王铎之笔
阅读全文 →

“书法名家进校园”走进陕西汉阴县初级中学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兰本波)为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百年初心,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2月9日陕西汉阴县8位书法名家在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勇、主席杨兴无的带领下走进汉阴县初级中学,开展以学党史 忆先辈 书嘱托 立志向为主题的书法家进校园活动。杨兴无就书法进校园活动的意义、汉阴作为书法之乡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作了发言,并指出,汉阴县初级中学文化氛围浓厚,培养了众多爱好
阅读全文 →

广西苗寨走近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体验会说话的乐器

梦呜苗寨(位于双龙沟原始森林旅游度假区,占地约650亩,位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对面,涵盖有梦呜苗寨的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体验。这里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苗族体区,在这里可以看到实景大舞台、芦笙坪、苗家杀猪体验区、原始耕作体验区、苗家烧鱼体验区、鼓楼对歌亭、闹鱼区、摇晃桥、斗马场、斗鸡场、斗鸟场、民俗风情街等实景观赏区,以及梦呜大舞台的《苗魅》+坐妹原生态实景夜场表演等等。不过,这一次,我见到了一个芦笙的非
阅读全文 →

乐器笙的演奏技巧,吹奏与吸奏要领

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由笙苗中簧片发声,是能奏和声,吹气及吸气皆能发声,其音色清晰透亮。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这是一篇关于笙基础与技巧提升的教学文章,作者详尽的分享了自已的经验,正在学习笙的网友可要认真研读哦,笙毕竟属于小众乐器,网络上的教学文章相对较少,收集整理出实用的文章更是难上加难,小编定
阅读全文 →

让“江湖书法”慢慢销声匿迹,“书法美育”推广普及大有作为

1月9日,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杭州市新华书店、钱江晚报、艺度文化协办的书法美育:历史方位与文化自觉学术对话暨书法美育系列新书发布会在杭州举行。活动以新书分享为基础,旨在开展当代艺术大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不定期举办,为艺术爱好者带来文化共享和思想交流的盛宴。据悉,此次对话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主办的浙美·湖山书话的首场活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西泠印社副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