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苗家人的精气神

《诗经》: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人之乐有芦沙、铳鼓、葫芦笙、竹笛。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清代陆次云《峒溪纤志》:(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
阅读全文 →

毛主席还擅颜楷书法?仅此一幅由毛主席落款的颜楷书法,苍劲轻盈

毛主席也擅颜楷书法?仅此一幅由毛主席落款的颜楷书法,苍劲轻盈!在如今每每讨论书法,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去看该书法作品像谁的,原因自然是当今的书法已几乎不可能胜过晋唐名家书法。对于毛主席的书法作品也是如此,毛主席的书法成就,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了毛体草书,而在平时的创作和题字之中,狂草书法的出场率也是非常之高,与其行书不相上下。而毛主席的楷书却是不多见,更别说毛主席的楷书是学习历史上哪位书法名家了。毛主席
阅读全文 →

“芦笙王”60年坚守芦笙梦

因吹奏芦笙和制作芦笙手艺了得,他被人们称为芦笙王。芦笙是一种传统的簧管和声吹奏乐器,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大苗山里,几乎每个苗寨都有一堂以上的芦笙,每堂芦笙共有几十支至上百支各种型号的芦笙。这些芦笙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他就是其中之一。没上过一天学的他,七八岁开始吹奏芦笙,12岁学习制作芦笙,十六七岁出师。制作芦笙要经过备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环节。每一
阅读全文 →

黄文秀不愧是北师大研究生,书法清秀隽永,笔法严谨,有书家之风

黄文秀不愧是北师大研究生,书法清秀隽永,笔法严谨,有书家之风!对于黄文秀,想必大家是比较熟悉了。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人,出生于1989年,于2019年因公殉职,年仅30岁。黄文秀是2016届广西定向选调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2020年5月17日,黄文秀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2021年2月25日,黄文秀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
阅读全文 →

芦笙还能吹多久?

文/龙秀章我们知道,苗族人喜欢芦笙,芦笙大概是由苗族创造。最早的时候,苗族三大方言都有吹芦笙的习俗,东部方言也只是在近代才失传,但在苗族法事中,还保留芦笙的舞步,以及芦笙这个苗语的词。中部方言迁徙到黔西南的苗族同胞也是如此,芦笙已经失传,但是芦笙这个词汇还在使用。可以说,芦笙是苗族文化的旗帜。芦笙自从发明创造以来,经历了几千年,我们欢乐,会吹芦笙,我们哀伤,也会吹芦笙,从远古来到今日,那么未来,我
阅读全文 →

清朝书法家颜楷却不善“颜楷”书法,其书法风格如何?让人想不到

清朝书法家颜楷却不善颜楷书法,其书法风格如何?让人想不到!每当我们谈论起中国书法,基本都会谈到晋唐书法,而在唐朝时期的书法家代表人物,最为著名的当属楷书四大家之中的欧阳询、柳公权和颜真卿,此三位楷书名家,也是我们学习书法绕不开的书法家。所以当我们谈论颜楷书法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颜真卿的楷书,但是这篇文章带给大家的将是另外一个颜楷书法,如今是鲜有人知。唐朝时期把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法书法尊称为颜
阅读全文 →

芦笙师的命运

外公遗照芦笙师的命运文/熊伟外公曾是十里八乡闻名的芦笙师、风水师。如今,他用过的芦笙,有的转送了别人,有的损坏遗落,只剩下一把被挂上土墙,布满了蛛丝;他的罗盘、镇印,他手抄的《万年历书》《子平真诠》,统统被裹进狭小的箱箧,任虫吃鼠啮。记得是高二那年,外公去世了。六七年过去了,外公的冢上宿草深深,回溯前尘,恍如一梦。外公是因为脑溢血去世的,他平生操劳,不仅为儿女奔波,还为其他与他有关联的人。外公去世
阅读全文 →

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书法精品展在太原举行

7月23日上午,为期十天的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先生从事书艺七十年书法精品展,在文瀛公园万字楼开展。 该书展由山西省社会学学会传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创意发起,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书法协会、山西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文瀛公园)、思贤书院、贤至书院承办。本次展览展出的,是他从事书艺七十年来精选出的
阅读全文 →

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书法精品展在省城举行

今天上午,为期十天的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忠道贵法古月新——胡忠贵先生从事书艺七十年书法精品展,在文瀛公园万字楼开展。该书展由山西省社会学学会传媒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创意发起,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书法协会、山西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文瀛公园)、思贤书院、贤至书院承办。本次展览展出的,是他从事书艺七十年来精选出的一百余幅作品,内容为伟人和先贤圣哲的诗词格言,部
阅读全文 →

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乐器鉴赏(十一)

原标题: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 中日韩乐器鉴赏(十一)中日两国的音乐交流,早在中国的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园220),相当于日本的弥生时代就已开始。唐代是中日音乐交流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从唐朝贞观年间开始,中日贸易频繁。遣唐使以学习唐朝的礼乐制度和音乐歌舞艺术为重要任务,通过音乐长、音乐生进行相关交流活动﹔日本宫廷也仿照唐朝的礼乐制度设立了雅乐察、内教坊等掌管音乐的机构,同时大量导入唐代的乐
阅读全文 →

《送茶》笙独奏

曲:徐超铭 根据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改编而成,这首乐曲抒发了湖南茶香人民热爱新生活,肩挑丰收担,迈着轻盈步伐,畅想未来喜送茶叶的欢乐情景。 --2015笙艺术周《笙名家名曲专场》 参考视频:
阅读全文 →

《山寨风》笙独奏

曲:唐福 作品以西南少数民族音调为素材,讲述了居住在山寨里地人们,生活与舞蹈的场景。表现了改革开放后山寨处处欣欣向荣,和谐昌盛的景象。 --2015笙艺术周开幕式《名家名曲专场》 参考视频:
阅读全文 →

《吹起芦笙唱丰收》芦笙曲

曲:徐超铭 陆在易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芦笙独奏曲。根据广西壮族民进音乐的素材创作而成,乐曲描写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和喜庆丰收时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2015笙艺术周开幕式《名家名曲专场》 参考视
阅读全文 →

《美丽的山雀》笙三重奏

曲:李志群全曲运用吐音和花舌技巧,模仿山雀的叫声,在笙的技法上演奏出单音、传统和音、指定和声、乐曲轻快表现了山雀活泼热情的个性,2009年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笙专业委员会访台时,首次以三重奏的方式表演,增添许多热闹气氛及情趣。--2015笙艺术周开幕式《名家名曲专场》
阅读全文 →

《算盘响》笙独奏

曲:肖江 雷建功 算盘一响,黄金万两,山村喜庆,家家小康。乐曲描写了家和兴旺,国富民强的情景。 --2015笙艺术周开幕式《名家名曲专场》 参考视频1:
阅读全文 →

《流水欢歌唱丰收》笙二重奏

曲:高扬 王庆琛 清风徐来,碧波荡漾;鱼儿游戏,小鸟鸣唱;杨柳依依,心情舒畅....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水库风光。飞撒的渔网,丰收的稻梁,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美景,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欢畅,以及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畅想....她就是带给我们幸福生活的金凤凰,鸣声高昂,直透云霄,不同凡响....
阅读全文 →

《欢乐的泼水节》笙独奏

曲: 孙友 乐曲描写了傣族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中,大家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尽情狂欢,表现傣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喜庆、欢乐气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歌颂。 --2015笙艺术周开幕式《名家名曲专场》
阅读全文 →

《丰收的喜悦》笙独奏

曲:唐福 乐曲描写了:在喜悦丰收的日子里,人民尽情欢舞而又愉快的劳动场景,在劳动中歌唱时的喜悦心情,本曲在全国民族器乐独奏比赛获优秀奖。 --2015笙艺术周开幕式《名家名曲专场》 参考视频:
阅读全文 →

《阿诗玛叙事诗》笛子与乐队

曲:易柯 易加义 张宝庆 取材于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由引子及五个部分组成,第一段,天空闪出一朵花;第二段,拒媒;第三段,思念、抢亲;第四段,抢亲;第五段,回声;此曲获第二届全国民族器乐作曲比赛二等奖。 --秋之果 民族管弦乐专场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