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歌》感怀 二胡与琵琶乐队

曲:易柯协奏:四川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取材于唐诗《长恨歌》,曲调集凄婉动听而又无耐于一体,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由二胡与弹拨乐队演奏。--秋之果 民族管弦乐专场
阅读全文 →

《康巴盛会》民族管弦乐合奏

曲:敖昌群 指挥:李西林 演奏:四川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 民族管弦乐合奏《康巴盛会》运用藏族民间音乐《踢踏》、《弦子》的基本动机发展、创作而成。作品以康巴草原盛大节日里激烈、紧张刺激的赛马场面为背景,表现了藏族青年彪悍、勇敢,意气风发的精
阅读全文 →

《蜀宫夜宴》民族管弦乐合奏

曲:朱舟 俞抒 高为杰乐曲根据成都西郊的五代前蜀皇帝王建(847~918)的陵墓中,镶有二十四幅石刻乐舞图像,反映了当时蜀宫伎乐工表演乐舞的情况。朱舟、俞抒和高为杰曾在墓前流连忘返,“无心惆怅君王迹,着意低回古乐情”,于1981年写成了此曲。此曲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奖中获一等奖。全曲分三部分:①由AB两段组成:A段在管子、云锣和碰铃所奏出的引子后,笛子轻声吹奏出委婉柔美的旋律,表现了
阅读全文 →

《中国年》民族管弦乐合奏

曲:庞龙 《中国年》作品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新年到来时,人们欢庆的热烈场面。同时表现了人们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及对未来的祈盼和美好祝福。 --秋之果 民族管弦乐专场 参考视频:
阅读全文 →

《孔雀》第四乐章《孔雀姑娘的婚礼》 笙协奏

曲:关乃忠 生活在云南地区的傣族人喜爱孔雀,他们把最美丽的姑娘拜为“孔雀姑娘”,他们跳的最美丽的舞蹈是“孔雀舞”,他们相信“金色的孔雀”会给他们带来丰收和幸福、并把孔雀作为吉祥的象征。协奏曲第四乐章《孔雀的婚礼》恰似赞美孔雀的一幅绚丽的音画。 --秋之果 民族管弦乐专场
阅读全文 →

《云南回忆》第三乐章 中阮协奏曲

曲:刘星 献给我的好友陈文,每当她讲述童年的情趣,都会令我产生无限的幻想和无尽的思念。那迷人的风情,令人超脱的音乐滋润了我的灵感,也为我沉郁的情感带来清新的感受。令人遗憾的是,我从未到过云南,但愿这不是终身的遗憾。 --秋之果 民族管弦乐专场
阅读全文 →

《平调调子》日本笙 雅乐古典曲

平调调子是作为传统Gagaku音乐的它使用的是Hyojo(平调)的曲式,一共六个Gagaku-Modi(雅乐调式)和E调为主要旋律的曲式。平调调子从曲式上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雅乐古典乐的风格。这个和弦并没有互相影响整体的和谐,并且使其更加稳重。它们通过不同的连接来改变它们的颜色。(密集块状和声,不是功能性,仅仅改变颜色。有别于西方的和声思维)
阅读全文 →

《原风景》日本笙(to the Gesisis)(1998)

曲:汤签让二(Joji Yuasa) 汤签让二的原风景诞生于1998年。Yuasa被视为日本别具一格的现代作曲家。细腻的音响和引人思考(富有智慧的音乐设计)是这首曲子的标志。在这首日本笙(sho)曲种Yuasa企图表现出Gagaku这个历史传统乐器的魔力。并且和现代乐器共同完成一首曲子,这首曲子表现的主题是宇宙和人类,并
阅读全文 →

《呼吸II》(Kokyu II)

曲:真锅尚之(Naoyuki Manbe) 真锅尚之想要突破传统的sho的演奏形式。 他集中刻画他的曲子“Kokyu(呼吸)”于人类的“呼吸”,这个为了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就如同传统日本音乐对于音乐的意义一样。 --2015笙艺术周《真锅尚之
阅读全文 →

《线香花火》(senko-hana-bi)(1997)

曲:R.HP.Platz ....Yoshitake花园的夜晚....开个小烟花会....最美的时:小小稻草编织的“线香花火”结,燃烧微尘浸渍美丽烟花盆景.... --2015笙艺术周《真锅尚之笙独奏音乐会》
阅读全文 →

《呼吸III》日本笙(Kokyu III)

曲:真锅尚之(Naoyuki Manbe)这不是神秘物质发出的声音,也不是一个机械性的声音。人类生存的根源就是呼吸,也是人类最温暖的动作。呼吸3是呼吸系列作品里面最重要的主题,作于2004年。此曲的演奏方法是追求颤动性和运动性。--2015笙艺术周《真锅尚之笙独奏音乐会》参考视频1:参考视频2:
阅读全文 →

《无声之音》37簧笙与古筝(2006)

曲:Klaus Hinrich Stahmer《无声之音》是根据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歌而作,其中第二诗说道《我用无言而告别》。我的解释是,告别不是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里。徐志摩告别他所爱的地方,不是个具体的秋天。所以,我的作品犹如Gustav Mahler的最后的艺术歌《地球之歌》里描写的那样,音乐是永远的流逝。如果欣赏我的音乐必须从两个角度来欣赏,第一,音乐表现具体的自然现象。如象秋季中产生的
阅读全文 →

《天际风声》24簧笙,大提琴与打击乐

曲:贾国平“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尝试将海子的诗歌《九月》中的语言意象与音乐表现、文学结构与音乐结构进行紧密结合。笙声部作为本曲的灵魂,连绵不绝,忽近忽远,展示一种辽阔寂寥的时空背景;大提琴声部似大自然中风声的独吟,看似平静的线条下蕴含激烈的情感倾诉动力;打击乐的意境似广袤的草原,是流浪者的家园,为笙和大提琴作氛围的烘托。
阅读全文 →

《凝时》37簧笙与手风琴(1997 2007)

曲:Klaus Hinrich Stahmer《凝时》是一首冥想曲(注释:“时间的冻结”或“像似时间静止”),此曲对演奏者的要求:通过音乐内在的张力,感受音乐的时间长短及音乐音响的空间,从而赋予每个音“很大”的力量。当演奏小的装饰音时,避免装饰音短而快,而应适应的节奏“自由”,“具有表现力”,“听起来带有一点点放松”。本曲的基本速度是:([color=rgb(51, 51, 51)][font=A
阅读全文 →

《颓败线的颤动》大唢呐(兼埙)、中音笙与打击乐(1999)

曲:贾国平颓败的身躯的全面斗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每一鳞斗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仿佛暴风雨中得荒海地波涛。她于是抬起眼睛,向着天空,并无词的言语也沉默尽绝,唯有颤动辐射若太阳,使空中的波涛立刻回旋,如遭飓风,汹涌奔腾于无边的荒野....(鲁迅《野草·颓败线的颤动》)根据音乐的表现内容,本曲在大唢呐的写作上借鉴了诸多现代演奏技法,充分挖掘与发挥了大唢呐的多种音色与演奏的可能性。
阅读全文 →

《晋调》笙独奏

曲:闫海登乐曲采用山西梆子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在乐曲中运用历音、吐音等技巧,形象地描绘了轻松、愉快、热烈、活泼的劳动场景。--2015笙艺术周开幕式《名家名曲专场》此曲是生演奏家闫海登先生于1960年创作的一首笙独奏曲,直至今天依然是笙专业乐曲中得一首经典曲目。《晋调》与山西中路梆子同名为“晋调”,但其音乐素材并非全部取自山西中路梆子的晋调,还杂合了山西北路梆子的音调,乐曲以山西北路梆子和中路梆子的
阅读全文 →

《朝元歌》笙独奏

曲:徐超铭 取自莆仙戏《琴挑》故事源自传奇(碧玉记)。叙述书生潘必正借读尼庵,听女尼陈妙常秋夜弹琴,因而相爱。曲中抒发了陈妙常的身世飘零之感,并细腻地刻画了二人在交谈中逐渐相爱的心理过程。 --2015笙艺术周《翁镇发专场独奏音乐会》
阅读全文 →

《湘江春歌》笙独奏

曲:李作明 翁镇发 此曲是一首富有湖南地方音乐风格的独奏曲,描绘了湘江山水秀丽、田园早人勤的动人画面。 --2015笙艺术周《翁镇发专场独奏音乐会》 参考视频:
阅读全文 →

声音装置《笙声吟引》为三十支笙而作的音乐会导引

曲:张梦 这首乐曲受“雅乐新奏”概念的启发。采用了雅乐的一组和音列进行重新的声部配比及节奏重组。在演奏排位上巧妙设计为由三十位演奏家组成的环形“笙音圈”。让聆听者现场感受到如天堂般的声音。 --2015笙艺术周《翁镇发专场独奏音乐会》
阅读全文 →

《笙形》三十七簧笙五重奏

曲:张梦 该曲特别为此次音乐会而作,笙演奏大师翁镇发先生你年来一直不断创新,继三十七簧高音笙之后,又成功研制出三十七簧笙系列的中音笙和次中音笙。这组笙和在一起声音醇厚,美轮美奂。必将又开启新的笙重奏之窗。乐曲是为这组笙在声音上的组合而尝试的探索。 --2015笙艺术周《翁镇发专场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