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之后的隶书

曹全碑“汉字—书法”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代:篆书时代、隶书时代、楷书时代。篆书时代至晚从商代开始,经西周、东周、战国,直到秦代,前后延续了约1400年。隶书时代自秦末汉初开始至三国末,约有420年的时间。楷书时代自三国末晋初开始一直到今天,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在篆书时代里,篆书是书坛的主角,它包括大篆小篆。隶书时代里,隶书是书坛的主角,篆书成了配角。楷书时代里,楷书是书坛的主角,篆书、隶书都
阅读全文 →

墨香包裹下的春联活动—传统文化的惊艳亮相 -大学路12号书笙阁春联活动

大学路12号书笙阁华西校区举办了一场以“今年的春联有人送、今年的福气自己写”为主题的送春联活动,为社区增添了浓厚的年味。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书笙阁的老师们早早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为大家书写寓意吉祥的春联。此外,还有小朋友们书写新年愿望令牌的环节,展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和创造力。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大家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阅读全文 →

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

2024年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词容易写错?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出错吧一、“制高点”误为“至高点”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概念、新用语大量出现。同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语文差错也随之出现,并引起广泛关注。比如:是“人型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运用十分混乱,有人用前者,有人用后者。学者研究,用后者“人形机器人”比较符合语用规范。再如:有
阅读全文 →

书生阁2024书法作品网络展——雷锋日记主题展

书生阁2024年书法作品网络展——雷锋日记主题展旨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通过书法艺术展现雷锋日记中的经典语句和名言警句。展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方便观众欣赏和参与。亮点包括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互动性强和文化传承。入展作品涵盖了多个年龄段,展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
阅读全文 →

书法老师的教学效果差,从这十句话开始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每一次授课中,我都格外留意自己的言辞,同时正在研读一本名为《教师的语言力》的书籍,致力于使我的话语更具启发性和更有助于书法课堂管理。当然,也存在一些我们作为教师应当避免的话语。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十句话,这些是书法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应尽量避免频繁使用的。第一句:“老师给你打低分是因为你太笨了!”虽然给学生
阅读全文 →

杨荫浏:笙——竽考(四)

这篇文章是关于杨荫浏先生的《笙——竽考》第四部分的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笙和竽的区别,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笙,揭示了笙上各管音高的承继关系和变迁情形。文章还讨论了笙在戏曲发展中的地位变化,以及现代笙的改革。
阅读全文 →

杨荫浏:笙——竽考(三)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宋代陈旸《乐书》是现存记载19簧笙年代最早、记写音位最详尽的文献。根据文献记载,杨先生总结出笙管音位的排列特点:一是十二律齐备,二是七个自然音级八度相应,五个变化音级单置一管。这与隋代雅乐唯奏黄钟一宫有关。再结合陈旸转述阮逸的文献,可知竽笙比巢笙低九律,和笙比巢笙高五律,三种规
阅读全文 →

杨荫浏:笙——竽考(二)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隋唐以来,笙竽类乐器总的发展,有着向后倒退的趋势。隋代有19簧笙,唐代有19簧巢笙、17簧笙、13簧和笙。宋代初年,流行17簧笙与外设二管的义管笙。皇祐二年,阮逸将19簧笙分作竽笙、巢笙、和笙。可以看出,宋前称13簧为和笙,宋初称17簧为和笙,公元1050年左右阮逸又将19簧称
阅读全文 →

杨荫浏:笙——竽考(一)

编者按:《笙——竽考》是杨荫浏先生晚年时期的力作。杨先生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考古出土实物,以及民间现存乐种论述了笙竽之区别。笙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存在,它和竽属于同类乐器。汉代以前,人们既以笙指代笙、竽,又分别以笙、竽来区分这两种乐器。最早明确区分笙、竽的著述是《宋书·乐志》,它提出了两个标准:一是宫管位置,二是簧数多寡。然而,由于旋宫转调的逻辑与黄钟音高的变迁,使得宫管位置记录并不唯一。所以,在上述
阅读全文 →

即将截稿:“品翰堂杯”第十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征稿启事

  “品翰堂杯”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在各地书友的大力支持下,已连续成功举办九届赛事,逐步成长为具有权威性与品牌价值的重要赛事。为进一步普及与推广硬笔书法、振兴硬笔书法事业、发掘硬笔书法人才,决定举办“品翰堂杯”第十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大赛理念: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兼顾文、字、意,注重作品内涵;不拼尺幅,不拼装帧,提倡小、简、精,回归硬书本真。一、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硬笔书法在线2、承办单位
阅读全文 →

征稿启事 | 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征稿启事

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征稿启事希望颂——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自2022年列入教育部白名单后,参赛人数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全国青少年书画类具有“教育性、专业性、权威性、公益性”的品牌项目,为持续性搞好第九届“希望颂”大展,特发布征稿启事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指
阅读全文 →

写春联•斗方合体字福字宣纸萱卡福卡2025春节楹联对联

       福文化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大众文化、民俗文化,贯穿于华夏5000年文明的始终。中国自古就有崇福、尚福、祈福、盼福的传统,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说,福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根脉。    中国关于福的文化,从福字的字形和字义上看就有很丰富的内涵。我国文字史上第一部重要
阅读全文 →

书笙阁书法小天才闪耀全场,齐张双师荣膺“优秀指导教师”,精彩瞬间不容错过!

        在这个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和我的祖国”主题书画展暨第九届四川省青少年书画作品展于2024年12月14日在成都市四川少儿美术馆隆重开幕。书笙阁的小朋友们在这次展览中展现了他们卓越的书法才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优秀指导教师颁奖     &
阅读全文 →

还是传统书法有味道!从晋唐到明清,上海博物馆书法馆升级大展,一网打尽(重磅高清)

11月13日,上博东馆书法馆正式展出晋唐名迹等。毫无保留地拿出了压箱底的国宝级馆藏,仅晋唐书法版块就汇聚“ 二王”王羲之《上虞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卷》,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传世名品,包括原作及全部题跋。此外,宋苏轼《楷书祭黄幾道文卷》、宋米芾《行书多景楼诗册》,从未亮相的元赵孟頫名品《行书手札册》,明祝允明 《草书前后赤壁赋卷》、明董其昌《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等也均在展出之列。明祝允明
阅读全文 →

书法之美来源于对比,九种对比关系应用图解

书法中从结字到章法,只要落笔就有形状的产生,黑白的书法世界,书法的一切表现形式,都是通过对比而产生的,像一个和谐的家庭一样,有老有少,书法而言有大有小。人有高个矮个,书法而言有长有短。有人粗壮有瘦弱,书法而言有粗细变化……短小的衬托了高大瘦弱的衬托了强壮欹侧的衬托了刚正连密的衬托了断开粗壮的衬托了细小浓缩的衬托了枯燥收聚的衬托了散放错位的衬托了平齐破体的衬托了方正等等一切的变化,都是因对比而产生的
阅读全文 →

李白古诗大全300首合集(收藏版)

1、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唐代:李白】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2、月下独酌·其三【唐代:李白】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3、永王东巡歌·其六【唐代:李白】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
阅读全文 →

最新全国硬笔书法大赛获奖作品,不服不行!

“品翰堂杯”第九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等级奖作品欣赏特等奖(5名)肖 欢(行书组)浙江————赖敬槐(楷书组)四川————袁后青(草书组)江西————王萧竹(楷书组)辽宁————刘良谋(行书组)江西  金奖(10名)刘峻可(行书组)四川————高 进(楷书组)重庆————刘 俊(草书组)江西————马国峰(楷书组)广东————吴 钢(隶书组)上海————唐玉庆(行书组)黑龙江————林元弼
阅读全文 →

99%行书写得好的都在看这个创作思路,干货啊!

要想行书写得好,字组章法少不了,这是书法圈公认的真理。不过很多资料上的讲解要么写的太简单,没啥信息量。要么就是长篇大论,看完了还不如不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尝试着以米芾风格的行书技法,用最简明易懂的方法,传递出丰富多样的行书章法思路,希望给练行书的有缘人,一些些参考!
阅读全文 →